文艺理论论文_社会教育与美育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年11月10日 02:58: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1912-1915) 第一节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梗概 第二节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纪要》梳理 第二章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与教育方针 第一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1912-1915)

第一节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梗概

第二节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纪要》梳理

第二章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与教育方针

第一节 教育部新教育方针美育与全国儿童艺术展

    一、保存美育——民初教育部两派首席势力的合作

    二、民国元年教育部美术教育的法令与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

第二节 教育部美育传播与全国儿童艺术展

    一、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与全国儿童艺术展览关系考证

    二、社会教育司第一科与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

    三、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美育思想与实践

第三章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宗旨研究

第一节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旨趣书》与《儿童观念界之研究》

第二节 《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与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章摘要:本论文以民国初期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探索这一历史美术运动与当时教育部教育理念源头的关联,并以展览旨趣作为落脚点。研究此课题的主要材料为当时教育部出版的民国原始文献《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纪要》(1915年3月)。笔者结合《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913年)章节中《本部纪要》提供的事件时间轴线索,对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事件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从中提炼出事件发生的脉络,以及筛选出展览举办方蕴藏美术传播动机的学术文章:《旨趣书》、《儿童观念界之研究》、《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艺术玩赏之教育》、《社会教育与趣味》。从《旨趣书》联系教育部教育方针和教育部主事部门社会教育司两者的思想进行旨趣研究。从中发现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书面上的旨趣为“研究儿童改良教育”,而展览得以开展的背后是美育思想的支撑。另外,以教育部主持此次展览会的社会教育司部门主管的思想实践看,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的开展期间,社会教育司一直在营造美术传播的学术氛围,而展览会也延续着其美术的社会宣传作用。最后,论文从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以及《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纪要》的探讨中,得出了首任教育总长为展览会提供理论支撑(美育)和制度保障(社会教育司)的新认识。以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的历史逻辑论证这新认识,如下:一、蔡元培筹办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二、蔡元培到北京北洋政府教育部任总长;三、蔡元培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确立“新教育宗旨加入世界观和美育”;四、蔡元培设立社会教育司指派鲁迅为第一科科长;五、蔡元培与第二任教育总长范源濂共同抑制党派纷争保全美育在教育宗旨中不被删除……全国儿童艺术展览在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之中,是无直接经济作用的美术课程的社会推广,也是无功利的美育思想的实践。进一步的说,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举办的背后动机,更是蔡元培“立于人民之地位”的新教育,它以美育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间的津梁,“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以共和时代为主旋律,是对民众精神世界的普众教育。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是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美术教育推广的实践,背后有官方教育宗旨的美育支撑。展览会的书面旨趣为“研究儿童改良教育”,而深层旨趣包含着“推行共和时代教育,实践新教育宗旨美育”的动机。一言以蔽之,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是美育的实践。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G77;J120.9

文章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网址: http://www.lxyjykzz.cn/qikandaodu/2021/1110/572.html



上一篇:人物传记论文_陈国恩教授的治学方法与品格——
下一篇: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论文_叙事与启蒙

鲁迅研究月刊投稿 | 鲁迅研究月刊编辑部| 鲁迅研究月刊版面费 | 鲁迅研究月刊论文发表 | 鲁迅研究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鲁迅研究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