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鲁迅研究月刊版面费是多[01/26]
- · 《鲁迅研究月刊》投稿方[01/26]
- · 《鲁迅研究月刊》期刊栏[01/26]
哪里能找到以前老报纸的内容(5)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作家需要大量的阅读量的积累。中文系和其他系,甚至于没文凭,有心的话也能做到这点。 2,作家要反复练笔,写一大堆的垃圾文章,才能逐渐改善。
1,作家需要大量的阅读量的积累。中文系和其他系,甚至于没文凭,有心的话也能做到这点。
2,作家要反复练笔,写一大堆的垃圾文章,才能逐渐改善。这点上也不能说明中文系有什么优势所在。
3,中文系研究理论和文学史比较多,没有专门辅导创作的课程,而且容易陷入这些研究的窠臼,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接触了文学不代表一定要创作文学。
所以中文的研究方面比较多,作家不集中,不过不代表会少,中文系和其他系总量比起来当然是少了点。不过其他系分开来,各自和中文系并列比较,中文系还是有优势的。 这几点补充进你自己的想法中,大概也够用了
23课鸟的天堂作者?
巴金(1904--)
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
《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
《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
?
(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阿长与山海经发表时间?
《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于厦门之时写的。
创作背景:此文是鲁迅于1926年9月18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文章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网址: http://www.lxyjykzz.cn/zonghexinwen/2022/1206/589.html